一、 什么叫象意书体
象,字之形象也;意,字之神意也。顾名思义,象意书体是一种既“尚象”又“尚意”以形写神形神兼佳的书体。
象形与神意的关系,二者相互依存,对立统一,象珙是基础,是根本,是前提,因为一切艺术的视觉效果都要具体落实到形象上。离开形象,神意就成了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所以说,没有旬形就没有神意。但神意又是艺术的灵魂,它是主观思想感情在象形中的表现,没有神意象形就没有了生命,没有活力,成了一具僵尸。
二、 象意书体产生的根源及其形成
象意书体追本溯源,她是来自于中国古汉字——象形文字。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线条造型艺术。有人说,她是我们祖先的“第五大发明”。法国总统希拉克说:“中国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”。象意书体作为中国书体的子系,她是我国古代象形文字进行创造衍生的一种书体,她蕴含当代属性,在她身上深深地刻记着改革开放时代的烙印。她不归属传统的正、草、隶、篆、行五体,如果要把她归体,可归为中国书法的第六体——象意形体。
三、 象意书体的理论与实践
象意书体的理论,我把她简要地概括为:“生新意理法度之外”,把生物学中的“杂文”、“嫁接”之法移植于书艺创新之础,以形神俱佳为宗旨,以书体结体为切入点,运用夸张多变的手法,将各种字体、书体进行优化组合。在组合中巧借画艺着力表现作品具象的神韵之美。
象意书体的实践,也就是象意书体的创作活动,主要体现在象意书体作品。新世纪以来,我创作的象意书体作品,集中在老百姓热爱的“十二生肖”。开始是从“马”字写起,“马”字的作品最多,达几十种。马姿,卧、奔、立、走;马头、俯、仰、左、右;马蹄、屈、伸、飞、落。后来延伸到“十二生肖”以及福、福(蛇盘兔)、寿、舞、鹤、鹰、凤、情、好、黄河等一系死贴近百姓、贴近生活,贴近时代的吉祥字。
四、 象意书体的特点与风格
第一、象意书体最大的特点是“尚象”。也就是把“象”放在第一位,“立象为本”。这也就是把“象”作为本书体的头一个字的缘由。因为映入人眼的视角艺术首先是形象,神意要通过形象来表现。古人云:“效法造化之象”,也就是取法于自然之象,从象形展示神采。
第二、是注重“尚用”。书法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,首先讲的是“实用价值”,其次才是“艺术价值”。书法从“主用”转向“主艺”,是从王羲之父子开始。他们父子把中国书法从“尚用”的工具升华为“尚美”的艺术,这是书法史上的一大飞跃。但另一方面把书法从人民大众广阔的空间引入宫廷文人的殿堂。即便如此,从社会角度讲,“尚用”还是占着主导地位。象意书体的诞生、发展的着眼点是“尚用”,是人民大从逢年过节婚寿喜庆的吉祥字。但这里讲“尚用”并非忽视“尚艺”“尚美”,恰恰相反,象意书体十分重视“尚艺”、“尚美,其作品高雅的标志就是“艺术美”。所以,我在创作象意书体的作品过程中,在注重“尚用”的同时,力求作品的“艺术美”。
第三,注重时代特征。象意书体,她熔铸古今,化合中西,吸收了周易、哲学、美学、汉字学、民俗学、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营养,把汉字的结体的表意性,线条的抒情睛、流动性、节奏性注入了现代的意识和观念。同时,融入绘画艺术,以奇异的线条、变幻的墨法、形象的结构,抽象的用笔、大胆的夸张,形成与时俱进别具一格的书法艺术。看上去,这些象意书法作品,不仅表现了现代人的时尚风采,而且还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面貌主价值观念。比如我写的“福”字,一看就是一对甜中蕴含的情意福味,遐想无穷。
象意书体虽然把抽象化的汉字具象化,使人们看到古代“书画风源”的美但这绝不是“以古为美”。综览象意书体的作品,表现了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的美,既有阳刚之美,如龙、虎、马、鹰,使人看到龙腾天庭,虎出深山,马奔草原,鹰击长空的磅礴之势;又有阴柔之美,如福、舞、情、鹤,让人看了如入一种恬静、祥和、俊逸、潇洒之境,令人心旷神怡。
五、 象意书体的布局和撰语
书法起于点线,系结于结字,成于章法布局。象意书体特别关注章法布局。除了传统书法要求章法布局外,象意书体有她自己的独特要求。主要表现作品的幅面要主副分明。主体一般写一个序,个别写两个字。但这字必须是“象形”,占总幅面0.681292(山西省时空系数专家许作昱研究发现的“天帝神数”是对,“黄金分割率”的修正),副本是用一般书体小字。其内容原则上是根据受书者的身份职业及用意自撰词句。相当于绘画中的题词。
我是理论战上的老兵,自幼喜爱书法文学,多年从事理论研究,退休后才研究书法。上面关于象意书体的讲话,谈不上研究、创新,只能说是个人的探索与尝试。
作品欣赏: